《做智慧家长》心理讲座 ——刘彦利
发布时间:2017-09-22    浏览:166次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我是我们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郭老师。心理学硕士,主攻方向青少年心理教育。今天有我跟大家一起分享有关家庭教育这个话题。有人说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伟大的一项事业,如果你教育孩子就像做事业一样用心,不断学习,你的孩子终将走向成功。今天我们的讲座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初一这一年的重要性。二是通过真实的案例来探讨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教育孩子。

学习行为养成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个是小学1-3年级,这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养成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一般情况下这三年带好了,以后学习上基本上不用怎么操心,他会形成一种自觉行为。如果你在这三年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做好。那么你还有一次补错的机会。就是初一。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每个学生在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在心理都会有一个目标,都想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孩子的目标究竟能不能实现,***关键的就是初一这一年孩子在这个班级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孩子的位置不同,他可能激发出来的内在的学习的自信心、学习的动力以及听课的效率都会不同。试想一下,如果经过半年一年的努力,你的孩子上等,他就会充满自信,上课听课效率高、她有一种内在的、自发的动力促使他往前冲,使自己变得更***。这种力量比任何外在的力量无论是家长的督促还是老师的严厉管教要大的多的多。处于下等生,孩子对自己的定位、你对你孩子的定位、老师对你孩子的定位、以及同班级学生对孩子的定位,这些心理定位就会让我们在无意之中会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会产生打击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行为,尽管我们有时会很尽力的克制。举个例子,两个家长在聊孩子学习,一个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学习还可以,比较聪明。一个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学习不行,理解能力不强。两个孩子在旁边听到,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完全是不一样的。***个孩子会更积极、更主动;第二个孩子可能会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数学能力):美国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请了一位******的数学老师来给他们上课,心理学家在旁边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经过半年时间,结果考试成绩是:大部分学生的成绩仍然不好。但是在这半年的跟踪调查和个别访谈中,心理学家吃惊的发现,这些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大原因是他们头脑中的错误的暗示。我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我太笨了,老师同学都说我笨,我学不好数学。我们家祖传。心理学家就单独和这些学生谈话,让他们做了一个小测验,告诉他们你是学习数学的天才,经过测试你大脑中有学好数学的细胞,你一定可以学好数学。并在随后的学习中不断对这些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半年以后奇迹发生了。这些学生的数学有了大幅度提升。

这个实验就是告诉我们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包括孩子的自我暗示、周围人的言语暗示以及所处环境形成的暗示也就是孩子在班级的位置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有多大。

所以我还是希望这一年我们一定要多放一些精力在孩子身上,多看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努力帮助孩子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跟孩子建立一种朋友关系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该构建什么样的才是***健康的?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讲我突然发现孩子不跟我说那么多了。原来围着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孩子不见了,我感觉跟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远了。这肯定不是突然,是长期的亲子关系不好、沟通模式不好引发的问题积累的一个结果。曾经问过一部分家长:“你的孩子听不听你的话?”家长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啊”!我问家长们,孩子为什么听你的话,家长们回答的很干脆:“因为我是他妈”“因为我是他爸”。有的家长星期六、星期天在家休息,把孩子关在自己的小屋里学习。自己却坐在沙发上磕着瓜子、看着电视,手里拿着遥控器,一边换着频道,一边在门缝里看着孩子是不是真的在写作业,嘴里还不停地喊:“要认真写,写不好得重写一遍”。孩子想表达什么意思,家长也会不耐烦的说就按我的意思办。你总是在用家长的威严让孩子对你进行无条件的服从。一个高三的孩子,在家休学两个月。父亲很严厉,跟孩子交流很少。对孩子的成绩看的很重。每次考不好,回家都不敢看父亲的眼睛。这次休学在家,可能父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试着去跟孩子沟通,但孩子却跟我说,我觉得我们之间的隔阂太大了,我不想跟他交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关系肯定是不健康的。家长跟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理解、关爱、信任,如果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将来一定是个***的人才;如果家长跟孩子的关系是;冷漠、抵触、仇视、猜疑,这样的孩子将来指定是要出问题的。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长从今天开始有这种意识,努力和孩子建立起一种朋友关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才可以有机会给孩子引导。有这样一个案例,假如你是孩子的父母,你会怎么做?一个初三学生,平时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不错。班里5名左右。期中考试考了年级第三名。当所有人都在为他考这样好的成绩感到高兴时,孩子却说我不想上学了。早上躺到床上就是不去上学。假如这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可能大部分的家长都会非打即骂,或者是大道理一大堆。他的爸爸也不例外,非常愤怒的质问孩子:你的理想都跑哪去了,就凭你这样还想考清华。随手把孩子贴在床头的清华大学的图给撕了粉碎。孩子讲那一刻他的心也碎了,痛苦、内疚、自责、迷茫、压抑交织在一起。大家想一下这个时候***痛苦的是孩子。如果这时候做父母的能坐下来像孩子的知己一样倾听一下孩子内心的声音。

父亲说:你看起来很伤心。爸爸为你感到难过。有什么困难、伤心的事情能否跟爸爸分享一下呢?或许爸爸能够帮助到你。你在此表达了你的真诚,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其实这个孩子就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考前因为同宿舍其他同学玩手机失眠,尽管没影响到考试,但在孩子心理留下了阴影。总怕晚上睡不着,影响第二天听课。找出表象背后真正的原因。然后再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换个环境,切断干扰源。为孩子减压,让孩子感到有人理解他,支持他,孩子的痛苦程度就会减轻,可能很快就会调整过来。正是由于他父亲简单粗暴的方式加重了孩子的病情,休学在家,没有能够参加当年的中招。

可能有的家长今天回去就会跟孩子讲,“儿子,过来。老爸以后就是你的朋友,有什么心里话一定得跟我说。首先你这句话就会让孩子很不舒服,你是在命令孩子,根本不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你这样讲:爸爸真心地想跟你做朋友,当你遇到困难时,心理不高兴时可以跟爸爸说说,或许爸爸能够帮助到你。或许孩子在你的紧逼之下,试探着说了自己的心里话。“爸爸,我真的不想学拉丁舞了。”“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我刚把这一期的学费给你交上。你可不能半途而废呀。你这孩子怎么没有一点坚持精神。等等。这时孩子可能除了后悔就是下定决心以后再不跟你讲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能否告诉爸爸理由”“我当时确实因为好奇让你给报了名。但是我学了我发现我并不喜欢,也不适合我。”“孩子,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如果你已经决定好了,爸爸支持你。”

二、找对关注点,重视孩子精神空间的培育

我们大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那张成绩单,而很少去关注成绩单以外的东西。有的家长可能很少或从来没有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打开试卷,一起来分析这次没考好,问题出在哪。下次怎么应对。或者这次考得不错,成功在什么地方,下次再接再厉。

考前孩子跟你讲,妈妈,我有点紧张。这时你会怎么做?根据我多年的咨询经验,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1.妈妈比孩子还紧张,这种紧张孩子可以明显的感受的到。考试一定要细心。你看妈妈天天为你付出这么多。2.孩子好好考,别紧张,如果考好了,妈妈怎么样。一大堆的承诺。3.你瞧你那没出息的样,这有啥可紧张的。4.孩子,没问题。你肯定行,放轻松点。老爸相信你。无论结果如何,老爸都喜欢。大家试想一下,这四种方法哪一种***能让孩子不紧张,以一颗平常心去迎接考试。***种情况完全没顾及到孩子的感受。第二种虽然顾及到了,但引导不对,一大堆的承诺反而加重了孩子的紧张。第三种会让孩子更自卑、更紧张。只有第四种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在上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说了一句话,我至今印象都很深刻。他说我从来不关注孩子考了多少分,我只关心孩子今天上课举了几次手,发了几次言。我们要引导孩子重过程而不重结果。过程走好了,我想他结果也一定不会差。如果我们家长的两只眼睛只盯着成绩单上的那点分数,孩子也会习惯性的只关注分数。这样的孩子即使他现在很***,将来面临大考如中考、高考,肯定也会紧张,考不出真实的水平。每年中考前都会有学生紧张的睡不着觉,还没进考场就开始打哆嗦。每年总有这样一群学生平时成绩很好,却在中考中失败。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做心理上的调整,将来在高考中可能会表现的更严重。所以为了你的孩子不成为这样的牺牲品,请调整你的关注点,告诉孩子走好过程更重要。

第二个我希望家长能够多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大多数家长每天问孩子***多的问题可能就是“你冷不冷”“你饿不饿”“***近学习怎么样”很少有家长问孩子“你今天快乐吗”,我们家长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孩子的物质生活上,而很少去倾听孩子的内心的声音。有的家长习惯于去寻找孩子的不足,极少给孩子肯定。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骄傲,不断进步。有一位平时成绩很好的女孩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真的很压抑,很不开心,我害怕妈妈的眼泪、爸爸的叹息和你们那种伤心的眼神。你们是好父母,但是你们忽略了我的感受。生活让我觉得好艰辛,没有满足,全是失望,我感觉不到快乐,只觉得压抑、痛苦。”当我们在为孩子一张不错的成绩单高兴时,孩子却觉得这样的成绩让父母丢人了,让老师丢人了。当孩子背着这么重的压力去学习时,他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吗?所以请家长多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爸爸好妈妈。当孩子有情绪变化时,你要知道为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不要等到孩子真正爆发出心理问题了甚至是精神问题,到那个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太晚了。有一个初三的女孩,周六一个人在家,突然就从家里冲出来,说是有人要害她。后来到精神病院就直接诊断为精神疾病,依据就是幻听幻视。虽然从我专业角度我并不完全认同医院的诊断,但他的问题确实已经属于严重心理问题。难道孩子在爆发前就没有一点征兆吗?可能在学校有时候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伪装的很好,也可能老师面对的学生较多,疏于观察。但我们做父母的,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善于观察,并做及时处理,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问题发生。父亲讲在上初一的时候偶尔会发现孩子会傻笑,会发呆。当时也没当回事。如果父亲当回事了,自己处理不了,找专业的心理老师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三、学会赞美孩子

教育孩子,鼓励是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孩子考好了,你说是运气。孩子考差了,你说他笨蛋。吃的、穿的一点不比别人差,就是学习赶不上别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自信,有创造力呢!而不能使学生有自信、有创造能力的教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有句话说的好,自卑是万恶之源。在当今的社会,如果你的孩子有自信有活力,即使学习不好,将来步入社会也会很快的适应社会,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如果你的孩子学习还可以却始终自信不起来,将来即使考上好的大学,也不会在自己的领域大有作为。心理学上讲“孩子在童年时代受到的挫折,很可能在他成年的时候还深深的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 一个孩子经常被我们看成什么样,经常被我们说成什么样,经常被我们怎样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鼓励。当然表扬也要用正确的方式。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家长的表扬存在着什么问题。当孩子考完试把得了95分的数学卷子带回家拿给母亲看的时候,这位母亲看了看卷子高兴的说:“哎呀,儿子,你太厉害了,上次才考了80分,这下子提到95分,我太高兴了,你下一次一定能考100分”。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母亲的这段话,这位家长的这段表扬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把孩子学习的事情当成家长自己的事情了,孩子考好了家长太高兴了,让孩子认为他的学习是给家长学的,应该说:“儿子,你数学考了95分,老妈我真为你高兴”。二是这位母亲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传递了一个信息给孩子,考100分我才真满意。让孩子感觉到我妈说我考了95分她很高兴,实际是假的,她的真正愿望是希望我考100分。这样的表扬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削弱了孩子的责任心,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应该说“孩子老妈早知道你有很大潜力,我相信你下次考的会比这次还要好”。

当然,这里要防止走另外一个极端。过分夸奖自己的孩子。曾经做个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妈妈为了培养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但孩子依然不***。她变得狂躁,不断的打骂孩子,骂孩子笨不如当年的自己,一点都不像自己的孩子。孩子变得越来越没自信,成绩越来越差。后来他听从别的家长建议,一下子来了个180大转弯。开始不断的夸孩子,不分场合不分情况。其他孩子数学都考90分以上,他的孩子考60分,他对孩子说你真棒,妈妈相信你能行。孩子听了什么感受,孩子觉得你是在侮辱他。这个时候你就不如把孩子的试卷拿过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是粗心了还是基础差还是心理素质不好紧张了等等。然后根据问题寻找对策。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他是可以的。这时孩子的学习信心、学习动力才会激发起来。

四、慎用批评,懂得确认

一个不好行为的产生,可能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探讨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比如你的孩子在学校打架了,你也被通知到了学校,孩子也受了处分,你也感到脸上很无光。回到家里……。我到这个学校的报道的***天,我看到一个父亲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跳起来给了孩子两个耳光。这种粗暴的方式过后,孩子写了检查也做了保证。看似这件事已经过去。但是在孩子的心理它并没有过去。我曾经问过一个打架的孩子,他告诉我如果出现类似的情况我可能还会这样做。我也感到很委屈。我本来是好心提请他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要老对着别人笑。他不但不领情,还说“你算哪根葱,用你管”,还对我呲牙咧嘴的。这不是明显挑衅吗?我就给了他一拳头,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如果是您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呢?首先我们要肯定孩子,当然我们并不是肯定孩子这种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妈妈对你能够在别人犯错误时,给予提请,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你有这样的良好品质妈妈为你感到自豪。这是对孩子在这个事件当中肯定的部分。其次再讲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该怎么做?是表达的方式不对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别人的错误让自己受到这样重的惩罚。这样孩子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再去武力征服。所以当孩子犯错时,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打骂。你的打骂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也让孩子关上了与你沟通交流的大门。首先肯定孩子对的地方,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比方有个别男孩在中学时期开始学着抽烟,这种行为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做家长的如果不能找出孩子错误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而直接去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家长如果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倾听孩子的心声,就能搞清他行为的原因。哦!原来我的孩子抽烟是从影视剧里面学来的,觉着只有抽烟才像个男子汉。这样你就可以跟他讲:抽烟象征不了什么,也代表不了什么,现在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真正有素养的人很少有抽烟的。我们周围的许多成年人都在陆续地戒烟,然后再讲一些吸烟的危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纠正他错误的行为。批评这是应该非常小心需要慎用的工具。而对我们有些家长来讲,这是一个***为常用的工具,甚至有些家长把它当成教育孩子的一个***的工具。

   因为时间关系,可能有很多地方,很多细节我并没有讲到。在此给给位家长朋友推荐几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都是目前全球***畅销的有关家庭教育类书籍。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