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屏幕承载使命 思政美育“云端”融合--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魏玮美育名师工作室线上教学纪实
发布时间:2022-11-13    浏览:510次

窗外秋日如画,线上凝心以美。面对新一轮疫情,我们重新开启了居家模式。本着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研的要求,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美育名师工作室在主持人魏玮老师的引领下,创新思维,丰富内容,利用新媒体碰撞出新火花,给学生带来美的浸润,德的涵养,在斑斓色彩与激昂旋律中实现情感的升华,小小屏幕承载了思政美育同育人的重大使命。

image01  以美育人谈教研  向美而生化英才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对美的追求史。美引导人们从愚昧落后一步步走向光明美好。

居家期间,美育阵地转到云端。教研会上,音美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思政亮点、提出融合理念,热烈研讨,精彩演绎了智慧地交流、思想地碰撞,充分展现了线上教研的价值和意义。

image

image

【线上研讨】

02  精心备课散思维  美育涵养润心灵

美育教育应更深入、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感知艺术。音乐、美术课并不是简单地教会一支歌、画好一幅画,美育更应与道德息息相关。怎样在日常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美,需要老师运用智慧在备课中体现,再通过教学去熏陶感染学生。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氛围?运用什么样的肢体动作?课件选用哪些作品?都是音美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imageimage

03  美育课堂燃热情  别样作业呈匠心

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怎样把正向教育融入美的艺术中,才能真正发挥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功效,是每个音美教师应该关心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把立德树人做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方法手段”。

美术课《江山如此多娇》,从创设情景、观察、赏析、评述多角度感知作品,通过欣赏祖国山河,鉴赏毛泽东诗词,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image

【美术思政融合课《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如此多娇》本课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环节,从祖国山河风光和配乐诗朗诵的视频导课,引发学生爱国情感共鸣,为赏析画作储备知识链接,创设欣赏情境;画作赏析运用观察、比较、思考、评述等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多角度认识美术作品,丰富欣赏技巧,拓展评述内涵,体会立意与表现,提高对自然美、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拓展实践环节,以毛泽东诗意画的艺术形式,开阔学生眼界,理解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追求,使学生对领袖伟人心生崇敬,进而升华至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音乐课《红旗颂》,在恢宏的乐器合奏下,重现开国大典的热情隆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入知识学习领域,通过调动艺术的有效能量,完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学科目标。让爱国主义深植学生胸怀。

image

【音乐思政融合课《红旗颂》】

《红旗颂》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中的一首气势恢弘,篇幅较长的管弦乐合奏曲。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情景。在学生进入课堂前,通过播放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歌曲《有我》渲染氛围。视频导课环节再现了《红旗颂》音乐背景下开国大典场景,激发学生爱国共情,为思政融合课程做好思想导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认知西洋管弦乐队,概述曲式结构,详解分段赏析等环节设置,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对比乐段主题,深入理解乐曲,展开音乐画面,生成爱国情怀。课程最后,通过“作曲家和他的红旗情缘”配乐视频教学环节与导入部分前后呼应,升华爱国情感。

image

【学生听课】

不一样的美育课堂,迸发新的美育巧思。体现在美育作业上,突出新的美育教学理念,把音美进行融合,更加符合美育新课标理念。学科之间,相互借鉴,换位体验,深度融合。布置作业,呈现出综合多样的特点。如美术课的作业是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的形式去感受江山如此多娇的世纪画作。而音乐课《红旗颂》的作业是用画笔绘出音乐的画面,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作业体验。

image

image

image

【学生作业】

04  讲课自评重反思  听课互评助成长

为了确保美育课堂的充实高效,针对线上教学,音美教师进行人人听课、人人评课,撰写了一份份听课记录和教学反思,目的在于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拓展教学思路,完成培养、升华审美人格的美育使命,真正达到美的人格养成。

image

image

【教师授课】

image

【教师听课】

imageimage

【听课、评课】

因为疫情,我们不能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但我们相信,只要凝心聚力,必能共渡难关,在线上我们也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美育课堂,带来不一样的艺术熏陶。

线上美育,让我们以美养德,共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