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动”深耕常态课堂 “同课异构”共筑质量根基——市二十二中“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四校联动·同课异构”集体教研启动仪式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23    浏览:117次

image

金风送爽气澄清,昼夜均分物候明。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化教学改革,聚力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在市教育局的顶层设计与统筹指引下,9月23日下午,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新乡市第十三中学、新乡市第十六中学、卫辉一中初中部成功举行“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四校联动·同课异构”集体教研启动仪式。这是响应市教育局构建“市县校联动、教师人人参与、过程性评价与年度大比武相结合”工作体系的具体行动,旨在通过校际协同,将宏观要求微观化、系统化,为教师赋能,为课堂增效。活动由市二十二中副校长彭佳主持。

image


市二十二中陈志老师、十三中周纪芬老师、十六中郭欢老师和卫辉一中初中部贺智慧老师作为四所学校教研组长代表依次发言。她们的声音代表了四所学校一线教师最真实、最前沿的思考,凝聚了大家对“同课异构集体教研活动”价值的高度认同,也显示出老师们积极参与、乐于分享的热切期盼。这份由内而生的动力正是此次活动最需要点燃的“引擎”,也让大家对后续的精彩充满了无限期待。

image

image


为确保此次活动有序、高效且卓有成效地开展,四所学校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展开了务实而深入地研讨。作为牵头单位,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副校长彭佳率先宣读了学校制定的《“四校联动·同课异构”实施方案》:

一、明晰四级架构,确保责任落地

建立“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学科小组—工作小组”四级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职责,形成统筹有力、执行高效的工作体系,为活动常态化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建立三项机制,聚焦真实常态

1.“双周轮动、文理交替”的学科安排机制:每周一科,单文双理,中招学科,随机抽取年级、学科与授课教师,常态常研常思。

2.“四校轮值、主题引领”的承办研讨机制:四校按序轮值主办,聚焦“单元目标的有效落实”等微观主题,深化研讨实效。

3.“五环进阶、闭环管理”的集体活动机制:形成“共商课题—异构设计—课堂观摩—深度研讨—成果转化”五环进阶流程,实现教研全过程闭环管理。

image


随后,市十三中副校长娄薛林、市十六中副校长刘柯、卫辉一中副校长梁淑兰分享了该校在常态课、听评课、校内同课异构方案及校际间同课异构方面的做法和计划。接下来,四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现场进行精准对接,展开热烈讨论并在许多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大家纷纷表示以二十二中实施方案为依托,“同课”聚焦核心,“异构”碰撞火花,努力探寻优化教学的有效路径,为常态化提升课堂质量注入不竭的“源头活水”。

image

image

image

最后,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党总支书记赵群作总结发言。她首先感谢各校的积极参与和真知灼见,并强调了三点落实建议:一是于高处立,向宽处行:深刻领会常态课的“战略意义”。及时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级要求上来,摒弃浮躁,深耕课堂,真正将常态课作为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支撑”。二是于同中异,于异中优:充分激活联动教研的“内生动力”。以教师人人参与为基础、以融入日常推进机制和开展常态课大比武为依托,打破校际壁垒,构建“比较鉴别-思维碰撞-协同共进”的教研新范式。三是于实处耕,向新处进:坚定筑牢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导向,形成关注常态、崇尚实绩的鲜明导向,确保市教育局的决策部署在四所学校不折不扣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image

image

此次“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四校联动·同课异构”集体教研启动仪式,不仅是对“常态课为何重要”的深刻共识,更是对“常态课如何抓好”的路径探索。它标志着四所学校协同响应市教育局“强举措”的工作部署,共同启动聚焦课堂“细胞单元”的“微改革”行动。展望未来,学校将严格遵循市教育局擘画的“市县校联动”工作机制,将研讨共识转化为扎实行动,努力将每一节常态课都打造成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生动现场,汇聚成推动新乡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峰领航”战略目标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