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学科融合之基 开拓科教崭新“视”界——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开展校本主题研修案例汇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5    浏览:362次

image

教育部办公厅今年年初印发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中指出“在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中强化科学教育”。4月2日、3日下午,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以“学科融合”为突破口,将科学教育渗透到多学科教学中,开展校本主题研修案例汇报活动。学校着力构建“科科有科学,课课有融合”的“全学科渗透”科学教育框架,助力学生科学素养看得见。二十二中相关学科教师以及卫辉一中初中部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image

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作为两大文化内核,既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动力,也是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语文组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融汇历史知识,通过制作长征路线思维导图、撰写革命领袖小传等方式,体会革命前辈的精神信仰,浸润家国情怀。在指导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image

image

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多学科融合与科学教育的渗透愈发重要。英语组在大单元教学主题《节日》中,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大单元教学主题《职业教育》中,引导学生“尊重职业,尊重劳动”,将劳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在讲解《水循环》一课时,适时渗透水循环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讲解《颜色》时,适时渗透三原色调色原理,将科学素养渗透英语教学。这些举措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还激发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对科学的探索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image

image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九年级上册第五课"中华文化根"为课例,探索跨学科融合渗透科学教育的教学路径。通过冬奥会节气视频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展示漆扇、脸谱等多学科文化元素,结合红歌艺术节、科学家精神研讨等活动,串联革命文化、科技精神与传统文化。创新设计"文化之旅"研学路线,引导学生考察北京故宫、河南红旗渠等标志性文化载体,坚定文化认同。案例以"学科融合+科学教育"为主线,构建可迁移的课程模式,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科学基因,实现文化传承与核心素养培育的统一,为培根铸魂提供创新实践路径。

image

image

在全球化背景下,为强化学生文化认同,八年级历史组以"器物文明"为载体,开展“熔火成器,铸就文化自信脊梁”课例研修。案例串联“科技智慧-审美精神-家国情怀”教育链条,围绕火控技术发展史,通过青铜器、陶瓷器等典型器物,开展历史与科技、艺术、思政的学科融合实践。跨学科融合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对比古今工艺技术演变,组织文物仿制实践,渗透科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从多维度理解中华文明演进,厚植文化自信根基。

image

imageimage

数学组以数学文化为脉络,深度融合历史、艺术与科技元素,在七巧板创意拼搭与数形规律探究中,溯源东方智慧结晶的千年演变,剖析几何美学与数学原理的交融共生。通过“历史长廊探秘”、“数字艺术工坊”、“数学实验室”、“科技博物馆”等跨界实践活动,构建“数学+人文+科技”的多维学习场域。案例将数学推理与工程思维、人文积淀与科学探究有机结合,培养了严谨的科学精神,涵养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更在跨学科实践中培育了适应未来的创新素养,展现了数学学科在新时代科普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image

image

物理组以《人体中的杠杆》为课例,从物理学的视角对杠杆进行了原理概述,并从生物学的视角,进一步分析人体中的杠杆。以手臂杠杆、腿部杠杆、头部杠杆为切入点,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物理概念。从体育学的视角,通过优化杠杆结构,掌握训练技巧,提高运动表现。从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颈椎劳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关注学生身心将康。跨学科融合学习,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综合思辨能力,促使其能够从多学科、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地科学思维和探究意识。

image

image

地理组通过“探索太空,逐梦航天”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学习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物理原理并深刻领悟中国载人的航天精神。采用地理与物理跨学科融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航天技术的内涵、原理和应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次跨学科主题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任务,如:绘制时间轴、制作水火箭、开展主题演讲等,提升了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image


image

生物组强调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打破传统界限,围绕主题整合多学科知识的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大烩菜”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传统多学科教学与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区别。在讲解“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时,学生需结合物理学等科学知识解释呼吸原理,实现知识迁移;而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课程中,学生运用电脑、地理、数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完成调查,并融入思政元素,提升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科学素养,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image

image

image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将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渗透科学思维”纳入常规备课,持续深化以学科融合之“炬”,照亮科学教育的新“视”界,为培养心怀家国、融通文理、敢想敢创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